快印企业结构化调整是对是错
2014-05-27 10:17:03中研网阅读量:1897 我要评论
导读:一直以来印刷就和包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自己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转投包装行业,而且行业门槛也比较低。书刊印刷与包装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随着人们对书刊越来越精美的印制和装帧要求,这二者越来越趋同。因着这种“血缘关系”,书刊企业转型做包装看起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
导读:一直以来印刷就和包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自己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转投包装行业,而且行业门槛也比较低。书刊印刷与包装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随着人们对书刊越来越精美的印制和装帧要求,这二者越来越趋同。因着这种“血缘关系”,书刊企业转型做包装看起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
“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本身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秘书长刘寿生如是对说。持有上述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顾问曹凤翎也同样认为,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从技术上而言,入门时只需配备印后设备即可,并无太大障碍,甚至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刘寿生甚至表示,面对书刊市场下滑的现状,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是选择。
然而与专家们的一致看好所不同的是,包装企业的态度截然相反。“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很多书刊印刷企业转型做包装,我认为这有点不正常。”采访中,达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张惠忠的句话便语出惊人。包装行业也有着自己的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可靠。当你的转型正好遇上行业的产能过剩,那么作为新入行的小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并不能实现咸鱼翻身。
张惠忠对于目前市场上书刊印刷企业纷纷转做包装的现象表现出了*的忧虑。“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企业一般只能开工50%,活得好一点的企业也不过70%——80%,我认为书刊企业一窝蜂地改行做包装,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同样对于很多盲目进入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不可持续的。”张惠忠道出的这组数据与人们眼中“遍地黄金”的包装行业似乎大相径庭。
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经理鲍新春也表达出了同样的观点。鲍新春以2013年北京市在册的1600多家印刷企业为例,他表示,如果这上千家印刷企业都同时来抢包装市场,只会带来市场的混乱以及企业没有利润的恶性竞争。“蜂拥而至的终结果就是行业的重新洗牌。”并且,在鲍新春看来,即便包装行业好进入,但做好很难。尤其是包装市场,如若企业实力不足,即使是转型也只能局限在“小打小闹”阶段。
对于这种观点的交锋,北京华宇信诺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华的观点则颇为中立。他表示,一方面,未来书刊印刷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包装印刷市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就区域发展来看,包装印刷市场局部地区并不饱和,与国外相比,国内发展慢,与南方来比,北方发展慢。因此正带领着华宇走在书刊转做包装路上的王家华认为,既然市场有转型空间,那么唯有顺应这种潮流,企业才能发展。
在印刷包装行业,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那么当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时需要做哪些硬件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和企业的观点此次表现出了一致的“保守”——切忌乱投资。“千万注意不要乱投资,能沿用的设备继续沿用,甚至可以买包装材料回来加工,能不添置设备就不添置。”刘寿生如上建议。
曹凤翎也说:“也许我过于保守,但是我认为开始步子还是迈得小一些比较稳妥,能不买就不买,必须买就从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机入手,逐步扩大。”
企业也持同样观点。以北京合益为例,多年来致力于深耕北京及周边食品包装市场的北京合益拥有着诸多食品制造巨头的大订单,年产量达到亿万个包装盒。然而为了保住食品包装重要的安全关,不盲目扩张是北京合益一直坚守的经营策略。“与其花几千万元买设备,光顾着扩大规模,不如把产品做精做细。”鲍新春说。
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服务领域、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严重冲击传统印刷领域,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对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产生了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不断创新和进步。
“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本身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秘书长刘寿生如是对说。持有上述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顾问曹凤翎也同样认为,书刊印刷企业转做包装从技术上而言,入门时只需配备印后设备即可,并无太大障碍,甚至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刘寿生甚至表示,面对书刊市场下滑的现状,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是选择。
然而与专家们的一致看好所不同的是,包装企业的态度截然相反。“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很多书刊印刷企业转型做包装,我认为这有点不正常。”采访中,达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张惠忠的句话便语出惊人。包装行业也有着自己的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可靠。当你的转型正好遇上行业的产能过剩,那么作为新入行的小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并不能实现咸鱼翻身。
张惠忠对于目前市场上书刊印刷企业纷纷转做包装的现象表现出了*的忧虑。“目前包装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企业一般只能开工50%,活得好一点的企业也不过70%——80%,我认为书刊企业一窝蜂地改行做包装,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同样对于很多盲目进入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不可持续的。”张惠忠道出的这组数据与人们眼中“遍地黄金”的包装行业似乎大相径庭。
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经理鲍新春也表达出了同样的观点。鲍新春以2013年北京市在册的1600多家印刷企业为例,他表示,如果这上千家印刷企业都同时来抢包装市场,只会带来市场的混乱以及企业没有利润的恶性竞争。“蜂拥而至的终结果就是行业的重新洗牌。”并且,在鲍新春看来,即便包装行业好进入,但做好很难。尤其是包装市场,如若企业实力不足,即使是转型也只能局限在“小打小闹”阶段。
对于这种观点的交锋,北京华宇信诺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华的观点则颇为中立。他表示,一方面,未来书刊印刷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包装印刷市场的发展前景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就区域发展来看,包装印刷市场局部地区并不饱和,与国外相比,国内发展慢,与南方来比,北方发展慢。因此正带领着华宇走在书刊转做包装路上的王家华认为,既然市场有转型空间,那么唯有顺应这种潮流,企业才能发展。
在印刷包装行业,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那么当书刊印企转型做包装时需要做哪些硬件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和企业的观点此次表现出了一致的“保守”——切忌乱投资。“千万注意不要乱投资,能沿用的设备继续沿用,甚至可以买包装材料回来加工,能不添置设备就不添置。”刘寿生如上建议。
曹凤翎也说:“也许我过于保守,但是我认为开始步子还是迈得小一些比较稳妥,能不买就不买,必须买就从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机入手,逐步扩大。”
企业也持同样观点。以北京合益为例,多年来致力于深耕北京及周边食品包装市场的北京合益拥有着诸多食品制造巨头的大订单,年产量达到亿万个包装盒。然而为了保住食品包装重要的安全关,不盲目扩张是北京合益一直坚守的经营策略。“与其花几千万元买设备,光顾着扩大规模,不如把产品做精做细。”鲍新春说。
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服务领域、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严重冲击传统印刷领域,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对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产生了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不断创新和进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降1.4%
2024年11月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1.4%1-11月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 2024-12-10 13:36:18
- 11856
-
近日,天津中荣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了天津雀巢颁发的“JIT准时制采购最佳合作伙伴奖”。
- 2024-12-06 13:59:23
- 13673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